DG视讯新闻中心

dg视讯官网,华润新能源:豪门出身口袋拮据 产业家IPO观察

2025-04-01 13:13:4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在新能源领域的唯一平台,华润电力作为我国发电集团中“五大四小”之一,在全国电力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  招股书发现,华润新能源目前正在快速扩张中,对资金需求非常大。纵是华润电力“也地主家没有余粮”支撑它的发展了,这次分拆上市,其实就是让华润新能源借力资本市场继续扩张。

  华润新能源计划将IPO资金用于风电、太阳能发电项目,目标新增装机规模约7.175GW。招股书中募集资金使用规划项目包含四个项目,总投资高达404.22亿元,本次募资额占比60.61%。

  前期土地资源获取上成本高,拿地需要繁复审批、审查,还需购买土地使用权,办理开工建设权,方可投建风力或光伏发电站。

  华润新能源自2021年以来,使用权资产增加了4倍,无形资产增长了2倍,之后又需要购入大批组件、风机来建新能源发电站,依赖重资产投入。只有通过“卖电”环节,才可按度电价格从电网公司获取收益,并同步获取国补。

  新能源发电公司卖电类似“以房收租”,租金收益要不断增长,必须投建更多的发电站,固定资产愈发庞大,属于规模导向型生意。一旦补贴发放不及时,公司现金流压力会倍增。

  对比来看,目前,我国五大四小发电集团新能源业务分拆公司中,不论上市的,还是排队中的,无一不是重资产投入。

  总的来说,前期成本投入高、资产庞大、国补回款长等因素导致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(ROE)缩水。华润电力也很无奈,自己要养不起这头“吞金兽”了。穿透招股书,对此观点更强烈:

  遗憾的是,快速扩张背后,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,从2021年的29.66%滑落至目前的零头数。

  华润新能源的主营业务高度依赖风力发电。这是一个高资金壁垒行业。比如IPO中的“新能源基地项目”“融合发展型新能源项目”均是以风力发电为主,两个项目的单位GW投入分别达到55.36亿、67.26亿。

  另外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(CWEA)2024年数据显示,陆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通常在6-8年。

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电力新增装机的近9成,

  正如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般,前期市场的火爆多源自政策鼓励和推动。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共性难题:前期高度依赖补贴。

  华润新能源也坦白表示,报告期内,公司的补贴收入占比总营收的1/3,通常1-4年才能收回补贴。

  补贴不但为公司贡献了3成的收入,更是占据了8成的归母净利润,甚至一度高到100.58%!这意味着,剔除补贴后,华润新能源的净利润所剩无几。

  该公司的补贴款长年占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达90%。根据招股书统计,截至2024年9月30日,华润新能源未发放的补贴款累计达到204.21亿。

  但,补贴滞后发放带来的资金压力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共同的。同在IPO排队的华电新能,2020年至2022年常常获得百亿补贴,为其贡献一半收入。

  事DG视讯官方网站,实上,近年来,高负债上市的公司也不少。我们刚刚也提到,重资产模式其实是新能源发电公司无法逃脱的窠臼。更重要的是,公司的现金流能否形成正向循环。

  将华润和同是“五大四小”旗下的新能源资产平台的三峡能源、龙源电力等进行对比。

  相比三峡能源,华润新能源的弃风率偏DG视讯官方网站,高,弃光率则偏低。以2023年全国平均弃风率2.7%来看,华润新能源的弃风率都是偏高的。

  尤其2024年9月末,公司的弃风弃光率创下新高,它给出的理由是,“(所在)区域项目新增投产规模大,相关电网配套建设进度、用电负荷增长慢于电源装机增长,导致弃风(光)限电情况,弃风(光)率上升。”

  而从上网平均电价来看,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,一方面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,供大于求;另一方面,需求端更需要弥补传统能源短板或供电不足的高质量电力产品。

  同样是风电产品,华润新能源dg视讯官网,、三峡能源、龙源电力三家的平均上网电价就有显著差异。整体上,三峡能源的不含税电价要优于其他两家。

  综合上表来看,三峡能源的弃网率最低dg视讯官网,,并且发电收入、毛利率、归母净利润在三家中也非常抗打。华润新能的弃网DG视讯官方网站,率最高,发电收入最低。尽管毛利率高但这并未剔除补贴收入。

  长江电力曾经就是一家负债上市且重资产的发电公司。如今,它旗下管理着六座梯级电站,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;历年ROE长期稳定在15%左右,被视为优质的电力标的。

  核心原因在于长江电力运维成本低;发电效能稳定,发电效率更高,收益强;华润新能源、三峡能源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,前期拿地成本高;发电不稳定,上网波动大、不灵活,且电网消纳有限,资产利用率不高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投产的上GW装机规模的单个独立储能项目还没有。目前,正是入局的大好时机。华润新能源、三峡能源都已下场。

  2021年9月,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开工,正式切入独立储能电站赛道。第二年,其迅速在甘肃、江苏、辽宁等19个省份布局,承担了多个源网荷储、电网侧共享储能、风光储等大规模示范项目,是最早布局储能的先锋军之一。

  截至2024上半年,三峡能源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达36万千瓦,累计装机容量实现96.10万千瓦,在新能源发电企业中名列前茅。

  其中的“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”聚焦风电光伏及配套储能一体化;“绿色生态发展综合利用项目”注重打造渔光互补、牧光互补、药光互补、复合光伏。二者合计规划装机容量达381万千瓦,累计投资为211.13亿,已经超过纯风电项目。

  新能源发电站的重资产模式,往往为发电公司带来高负债压力,但只要资产回报率高,覆盖前期投入成本,这依然是一门好生意。

  但面对补贴发放滞后、上网电价走低等共性难题,华润新能源等新能源发电公司的路显然并不顺畅。无论是靠电网消纳还是靠国家补贴,显然都没法高枕无忧,华润新能源的出路在于不断提升电力的质量,从单纯的新能源发电商向优质的电力服务商转变。

搜索